close

Ryan at Cannes 1
坎城影展前陣子落幕了,而Ryan Gosling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《Lost River》,在第一批觀眾的熱烈回應下,也不再那麼深不可測。影評你一言我一語,似乎每個人都有話要說,他們多半批評影片風格凌駕實質內涵的缺點,偶爾承認它還算新奇有趣,即便沒有親眼看過,聽到如此評論仍不免感到失望。

也許是我太小題大作,畢竟喜不喜歡要自己看過了才算數,就算《Lost River》真的不好也不要緊,這不過是Gosling的第一部作品而已。話雖這麼說,心裡卻仍無法不去在意,我想,這大概是因為我太希望他成功了。這樣的心態讓我想起坎城名單剛出爐時,在LA Times上看到的一篇文章,它除了將Gosling至今的演藝生涯整理得不錯之外,對影迷的瘋狂舉措更是觀察入微且別有一番見解,以往笑笑就好的軼聞趣事儼然成了一種高司令現象,有趣又荒謬得很:

當坎城影展公布2014年入選名單時,媒體和影迷們馬上認出名單上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名字:Ryan Gosling。

奧斯卡提名、才華洋溢的國際知名影星,同時身兼網路熱潮的領頭人物(meme king,舉凡Hey Girl、Ryan Gosling won’t eat his cereal到最近的無限循環T-shirt都是meme的一種。),Gosling在入行多年來擁有不少成就,獨缺國際影壇最高榮譽的首肯──被欽點為坎城影展眾優秀導演之一。然而,隨著首部執導作品《Lost River》入選坎城「一種注目」單元,他又輕易立下了新標竿。

Gosling可說是現今影壇最具續航力的演員之一,2001年在新納粹主義電影《The Believer》中,因飾演一位猶太裔反傳統主角而成為日舞影展的潛力新人,三年後又以賺人熱淚的愛情故事《The Notebook / 手札情緣》迅速竄紅為好萊塢的大眾情人,觀眾入迷的程度甚至讓Gosling差點招架不住,他曾表示:「還真有不少人誤以為我會蓋房子。」但他總能在事後坦蕩地離開鎂光燈、回歸獨立製片。

而他在獨立電影界逐步穩固的男神地位,最後還是不敵時勢轉移到主流圈,幾年下來已群聚了一大票將之視為完美存在的死忠粉絲:他在紐約街頭勸阻紛爭!他親手打造《Drive / 落日車神》裡的車子!他大聲朗讀粉絲寫的Hey Girl系列文!粉絲總是樂此不疲地傳頌他的一舉一動,有的人甚至瘋狂到跑去時人雜誌抗議,只因為該年度最性感男人頭銜給的不是他。老實說,還真沒幾個演員能引起這樣高度的關注。

而現在,Gosling轉而投入不同以往的創作領域,大夥兒紛紛舉起放大鏡檢視他即將出爐的作品。我們都很關心,從Clint Eastwood到Ben Affleck,演而優則導的成功例子不算少,但扛不起攝影機的優秀演員也大有人在,Ryan Gosling將被歸類為前者或後者,坎城首映後便能略知一二。

但更要緊的問題是影迷還會繼續捧場嗎?儘管近期少有商業作品,Gosling仍然是好萊塢最受愛戴的男演員之一,又或許最不在乎維持聲望的就是他自己。他不怕辜負粉絲的期待,執意憑自己的藝術直覺行事,而且總是和大眾的期望背道而馳:大家要他往商業發展,他卻偏偏走向獨立製片;大家想多看一點萬人迷的燦爛笑容,他卻用神祕陰鬱包裹自己。

在身不由己的好萊塢,做自己想做的事已成了他的信念。除了2011年由華納發行的浪漫喜劇《Crazy, Stupid, Love / 熟男型不型》之外,Gosling大概十年沒接演一般觀眾會喜歡的角色了:他是眉頭深鎖的歷史老師、若有所思的獨行者(無論開車或騎車),即便在愛情中,他不是愛得帶刺,就是愛得古怪疏離,而這些角色和風趣幽默的西裝型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。

他不僅令影迷出乎意料,在好萊塢業界也有許多反常的舉動。每回有票房保證的大角色送上門來,他一概拒絕,就算心甘情願和名導合作,仍會出於堅持不惜和對方翻臉。Gosling就曾因為戲增胖和導演Peter Jackson的要求有出入,而離開《The Lovely Bones / 蘇西的世界》劇組,事後他還自嘲:「我現在是個失業的胖子。」看來他對於自己的抉擇一點也不感到後悔。

雖然身為實至名歸的meme king,Gosling卻極少在網路上主動現身,2011年加入Twitter之後,他只發過十一個動態,唯一一張照片是為了宣傳他的陰森雙人樂團〈Dead Man’s Bones〉──另一個讓大家跌破眼鏡的破格演出。而當某次訪談主持人應觀眾要求請他更新Twitter時,他這麼回應:「其實當初是為了正名才辦帳號的,沒想到之前用我名義推文的人比我有趣多了。我不想為了推文而推文,別人沒理由在意我說了什麼,還是我乾脆把帳號關掉算了?(笑)」

撇開無懈可擊的超人氣,Gosling其實是個很低調的人,遠離媒體默默過自己的生活,盡可能不讓大眾輿論影響自己行事的動機,堅持走自己的路竟也成了我們對他愛不釋手的原因。只是,當他持續在幕前幕後和觀眾保持距離,影迷的熱度難道不會退燒嗎?其實許多因他而起的熱潮多半是無中生有、與他所為無正面相關,也許這次選擇拾起導演筒就是一種考驗,考驗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是否不必拋頭露面也能無遠弗屆。

在坎城,保持低調的導演多的是,離鎂光燈越遠的反而是越受到讚譽的,譬如深居簡出的Terrence Malick。但是Terrence Malick電影拍了四十多年,Ryan Gosling才剛起步,僅管拿任何前輩和Gosling相比都顯得太超過,大家還是喜歡比較、喜歡臆測,這也讓《Lost River》背負著必須成為一部好電影的莫大壓力。若失敗了,他勢必得暫時拋開導演夢、回到大螢幕前,這就像一場賭局,在開盤前誰都無法妄下定論,但也許這就是他樂在其中的原因。

(編譯自:Cannes 2014: Can Ryan Gosling paddle through a lost river?


在《Lost River》首映前夕,心情簡直就像這篇文章一樣緊張又期待,而現在再讀一次,則有全然不同的感受。該怎麼說,無論是文中所述的狂熱粉絲,還是稍微冷靜提筆寫字(或翻譯如我)的媒體或影迷,我們其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把過於龐大的期待美化成一圈圈的光環加於他身,而影評也知道我們既在意又愛聽評論,於是各個毫不客氣地高談闊論。一邊是巴不得他成為下一個George Clooney的忠實影迷,一邊是虎視眈眈準備大聲說話的評論家,被夾在中間默默拍片的Ryan Gosling只不過想在演戲之外喘口氣罷了。

「前兩天我第一次在地下室看一個月前才拍好的片(《Lost River》),當時Wim Wenders(知名紀錄片導演)也在場,那種感覺就像一場夢,一場你到了學校才發現自己沒穿衣服,而且牙齒一顆顆莫名脫落的夢。」對於自己的處女作即將問世,Ryan Gosling是這麼形容的。原本壓力就不小的他,突然被拱上坎城的殿堂,起初算是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肯定,接著卻被來自各方的聲音越捧越高,可以想見,一旦失敗不只跌得重,落地聲更是響亮。也許沒有被坎城點名,還落得輕鬆些。

寫到這裡,不再像先前一樣篤定但也不那麼失望了,喜不喜歡好像已經不是唯一重點。記得最後一次看Gosling演戲是《Gangster Squad / 風雲男人幫》裡頭的警探,他說話時刻意提高音調,既不自然又沒貫徹全片讓我失望透了,缺乏說服力的聲音表演在《All Good Things / 美麗破綻》裡就聽得出來,所以比起演技在原地打轉,倒慶幸他放自己一馬嘗試去拍片。這是我在得知他要拍片時打從心底高興的最初理由,到頭來卻忘得一乾二淨。

突然想起Derek Cianfrance說過一句話(也是他人評述Gosling的話裡我最喜歡的一句):「Ryan doesn’t know what he can’t do. Ryan can’t ride a skateboard, but he doesn’t know that.」所以等《Lost River》上映後去眼見為憑吧,不喜歡也沒關係,因為他的下一步總是更令人好奇,沒人敢保證他的導演之路會從此一敗塗地,還是在經歷幾次練習後帶來驚喜,若要回歸螢幕前,把聲音練好也很不錯啊。總之,只要他沒有停滯不前,就還會有值得等待的可能!

Ryan at Cannes 2
最後最後,看他在坎城受訪的模樣,真有些無奈委屈,好想幫他把那根掉下來的瀏海往上撥噢♥哈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